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4667.“雅各住在他父亲寄居的地,就是迦南地”表主的神性属世层在神性理性良善之下并与其一致。这从“住”和“迦南地”的含义,以及“雅各”和“以撒”的代表清楚可知:“住”是指生活(参看1293, 3384, 3613, 4451节);“雅各”在至高意义上是指主的神性属世层(3305, 3509, 3525, 3546, 3576, 3599, 3775, 4009, 4234, 4286, 4538, 4570节);“以撒”,就是此处的“父亲”,是指在良善方面的主之神性理性层(1893, 2066, 2630, 3012, 3194, 3210节);“迦南地”在至高意义上是指主的神性人身(3038, 3705节)。由此可见,“雅各住在他父亲寄居的地,就是迦南地”表示在神性人身里面,主的神性属世层与神性理性良善同居,或在神性理性良善之下并与其一致。主的属世层拥有现已变成神性的一切事物在里面,这一事实在前面已经论述过了(创世记35:22-26,参看4602-4610节);同一章的下面几节(创世记35:27-29)则论述了这一事实:主的神性属世层与其神性理性层的结合(4611-4619节)。由此形成以下结论:神性属世层在神性理性良善之下过着与其一致的生活。
之所以说“在神性理性良善之下”,是因为属世层在该良善之下生活。事实上,理性层更高或更内在,或按照习惯的说法,是在先的;而属世层更低或更外在,因而是在后的;因此,属世层服从理性层。事实上,当它们彼此一致时,属世层无非是理性层的总体轮廓;因为那时,凡属世层所行的,并不属于属世层,而属于理性层。这二者之间的唯一区别就像细节和它们的总体,或个体部分和它们在其中显为一个整体的形式之间的区别。学者都很清楚,目的是原因中的全部,原因是结果中的全部;因此,原因是形式上的目的,结果是形式上的原因。所以,若拿走原因,结果就完全消亡;若拿走目的,原因就完全消亡。此外,原因在目的之下,结果在原因之下。属世层与理性层之间的关系也一样。
1642.这就是那时灵人的说话方式;天使灵的言语甚至更普遍、更完美;而天使的言语还要更普遍、更完美。因为如前所述(459, 684节),天堂有三层:善灵住在第一层,天使灵住在第二层,天使住在第三层。完美随着它的上升而增加,所以外层事物之于内层事物,几乎就像(通过对比来说明)听觉之于视觉,视觉之于思维。耳朵在一个小时内从言语中所能吸收的东西,可以在一分钟内呈现在眼前,如平原、田野、豪宅和城市的全景。而眼睛在数小时内所看到的一切,思维在一分钟内就能掌握。灵人的言语与天使灵的言语,以及天使灵的言语与天使的言语就具有这种比率关系。天使灵在一个言语或思维的观念中所清晰理解的,比灵人通过数千个观念所理解的还要多,或说天使灵从一个言语或思维的观念中获得的理解,比灵人通过数千个观念获得的理解更清晰;而天使又在同等程度上超越天使灵。那么,主又必是怎样呢?祂是情感、思维和言语的一切生命的源头,唯独祂是信息或言语和话语!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